OSI七层模型的学习-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

作者 : 开心源码 本文共1161个字,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钟 发布时间: 2022-05-12 共171人阅读

先理解两个概念,一个是PDU(Protocol Data Unit)协议数据单元,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。

另外一个是协议栈(protocol stack),OSI模型是由七层具名的分层构成的堆,这种堆式的结构准确地描绘了实现多少个网络协议族。

OSI七层模型

在特定的计算机上实现具体的OSI七层模型时,通常把映射到这种模型中的硬件和软件部分称为协议栈

我们日常用的最多的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上,网络接口卡、支持操作系统与网卡“对话”的驱动程序、构成TCP/IP其余分层的各种软件,可以看作是该计算机上的TCP/IP协议栈。网络接口卡NIC(Network Interface Card),简称网卡

常见的计算机网卡

Ⅰ.物理层

???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,任何网络都必需使用传输介质来发送和接收信号,这些信号构成了网络通信的物理表示。信号的细节,以及与网络介质接口的物理和电器特性定义于物理层中。

物理层的任务是建立维持断开网络连接,发送方发起一个通过网络介质传送数据的连续,接收方响应建立连接的请求,接受或者拒绝连接请求。

物理层关注的是网络硬件及支持硬件访问的某种网络介质的连续,协调网络介质中心的发送和接收,确定在访问网络的特定区域时必需使用什么类型的电缆、连接器和网卡。

物理层管理网络介质到协议栈的通信,把计算机的出栈数据转换为网络所用的信号:对入栈信息而言,是把来自网络介质的信号转换为计算机网卡接收的比特位。这里所说的栈是指协议栈

物理层的PDU由特定的串行信号组成,也叫作比特流

Ⅱ.数据链路层

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,位于网络层的物理层之间,该层的任务是确保在发送方实现物理层数据的可靠传输、在接收方检验所收到的数据的可靠性

数据链路层管理网络介质的、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上、在单个或者物理电缆段上点对点的传输(point-to-point transmission),通过唯一标识每一个网卡的专用地址,识别本地介质上的每个设施。

一句话了解就是,数据链路层管理网卡之间的点对点通信,也解决这些网卡所插入计算机之间的局域网连接。

局域网概念

在管理计算机之间连接的同时,数据链路层还控制着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数据传输的节奏,当发生本地阻塞时,为避免网络介质被本地数据流所淹没,数据链路层响应,中止本地数据流的出栈。当出栈PDU可以传输时,并解决接收和构造入栈数据的入栈PDU。这种控制方式被叫做介质流控制(media flow control)

数据链路层的PDU数据帧必需在格式结构以及最大数据长度上,满足映射到网络介质的特殊比特位模式。

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比方电话系统的电路交换,需要在信号传输期间为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一条,数据专用通道链路层负责管理这一类的连接类型。

说明
1.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!
2.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!
3. 不得使用于非法商业用途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。否则后果自负!
4. 本站提供的源码、模板、插件等等其他资源,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!
5.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、失效或广告,请联系管理员处理!
6.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摆设,本站源码仅提供给会员学习使用!
7. 如遇到加密压缩包,请使用360解压,如遇到无法解压的请联系管理员
开心源码网 » OSI七层模型的学习-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

发表回复